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饮食男女
  4. 正文

咖啡如何泄露了你的内心

2021年1月18日 73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因此,伯曼认为咖啡与茶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哲学观。茶叶是各种味道交融而成,让人想起万物相通的东方哲学。相比而言,咖啡则完全由咖啡油这样一个关键成分决定,它与其他味道截然不同——这或许恰如其分地彰显了西方人将身体与精神区分开来的理念。我认为,这番理论未必能说服所有人。

然而,咖啡的单一成分却具有欺骗性。只要品尝一小口,就会感觉咖啡油的独特味道在我的舌尖上引爆——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为了解释背后的原因,伯曼让我捏住鼻子再喝一口。这一次,最初的味道变得非常微弱。“这就是它令人惊讶的地方之一。”他说,“你认为你在品尝咖啡,但如果展开自省,就会发现你其实是把气味误当成了口味。”

咖啡鉴赏家会告诉你,尽管咖啡拥有这种中心化的风味特质,但咖啡师们还是可以围绕这一核心风味调制出不同种类的咖啡。轻微的烘烤可以让咖啡里的酸味表现出来,为其赋予“更爽快”的品质。相比而言,时间更长、火力更大的烘烤则会在咖啡豆里生成新的蛋白质和酶。这些化学物质组成了咖啡的“身体”,让它感觉更醇厚、更粘稠,弱化了酸度。

伯曼表示,数十年来,我们的口味总是在酸爽和苦涩之间反复。早期的咖啡都经过浓重的烘烤。后来,第一波工业化生产的咖啡更偏好酸爽的口味(“你年轻时在超市买到的罐装咖啡”)。之后到了第二波,星巴克和Costa的咖啡又重新开始偏重苦味,而第三波手工咖啡店再次开始推广更加酸爽而芳香的口味。

伯曼认为,这两种极端口味之间的摇摆或许凸显出了人类更深层次的共性。他怀疑,对苦涩或芳香的偏爱恰恰代表了一种最基本的心理类型——你要么属于一个阵营,要么属于另一个阵营,而且很难相互理解彼此的观点。“你会发现,咖啡的口味能够通过许多重要途径展现出人们在基本问题上的意见不一。”他说。

与伯曼的对话的确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喝光了杯中最后一点残渣后,我意识到,我已经很久没有从一杯咖啡中得到这么多的快乐。即便你没有被他的这番“咖啡哲学”打动,他有关自省和沉思的理论仍然发人深省。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体验时,在敞开心扉、打开感官时,最好打起精神,时不时地闻闻咖啡的味道。

标签: 咖啡 心理
最后更新:2021年1月18日

大卫·罗布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励志 管理 职场 养生 文学 诗词 家庭 散文 亲情 美食 感悟 文化 教育 心理 人生 健康 微视野 情感 生活 父母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