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健康生活
  4. 正文

带手环测体温?

2022年7月19日 68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首先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就是——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昨天晚上正好有朋友问我,自测腋温37.4℃,算发烧吗?

这里咱们不展开解释体温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就说说正常体温。测量体温有多个部位可以选择:

-腋温的正常值:36~37℃

-口温的正常值:36.3~37.2℃

-肛温的正常值:36.5~37.7℃

(人卫诊断学第8版)

另外还有测量耳温和额温的。

但是大家注意,在医学上是没有测量手腕这种方法的。

原因很简单,越远离人体核心部位,体温的测量误差就越大,无法评估是正常体温还是发热。这一点不取决于你的测量仪器是先进还是落后,虽然这两年有一些研究在对比额温和腕温非接触测量的差异,但我尚未见到将腕温列入发热标准的诊疗指南。

(另外有一点之前有强调过很多次,目前多项研究认为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和水银体温计的差异很小,为了规避水银体温计破碎导致的汞暴露和破例碎片损伤风险,越来越多的医院儿科已经渐渐淘汰水银体温计了,改用电子体温计。)

二

所以测量手腕温度本身就是一个不准的方法。

更何况,即便不考虑腕温的误差,在广泛接种疫苗和Omicron变异体的影响下,通过发热去排查新冠感染者也是效率非常低的。

根据之前发表在Lancet的一项研究,只有不到40%的Omicron感染者有发热问题;根据中国台湾今年2月份发表的一项统计,在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Omicorn感染这种只有21%出现发热;在China CDC Weekly发布的上海无不稳定病情非重症患者(目前所有COVID-19患者的主体)研究中,发热比例更是低至4%。

无论哪一项统计,都表明Omicron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并不高。

三

所以,误差较大的体温测量方式+疫苗的广泛接种+症状相对较轻的Omicron,都让用手环测温筛查新冠感染者这种方式变得非常低效,何况是在有高频核酸检测的情况下。

这里甚至没有考虑具体产品在测量体温的准确性如何,我在几个网站上都查不到北京这种手环的销售情况,无法买一个进行对照试验,但我以前见过几次测温枪给手腕我测出<34℃的情况。

尽快叫停某些居委会这种不必要的防疫策略吧。

 

 

标签: 手环 疫情 隔离
最后更新:2022年7月19日

庄时利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散文 家庭 感悟 文学 诗词 情感 职场 教育 生活 人生 健康 父母 心理 励志 微视野 养生 文化 美食 管理 亲情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