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缤纷人生
  4. 正文

他仍是那个俊爽豪迈的少年

2022年1月3日 64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在唐代众多诗人中,刘禹锡算是极具个性的人物。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他的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在他刚毅的性格之下,颇有豪猛之气,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参透其中。

人生岂能尽如意

其诗名耀眼,官场却不顺。

刘禹锡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十九岁游学长安,在士林中声誉极高。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不久便当上了监察御史,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却因为参与革新变法,得罪官僚大佬被贬十年之久。

刘禹锡在京都时,玄都观里并没有桃花,后被贬外放,听说有道士手栽仙桃,花开之日,满观红霞,便作了首诗《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把玄都观新种下的千树桃花,都比成趋炎附势巴结权贵的小人,果不然此诗一出,引起了执政官员的不悦,不久又再被贬,这一去又是十几年。他先贬后召,再贬再召,几度出山,来来往往长达二十三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

待到刘禹锡再回到京都,已从黑发小伙变成了白发老翁,他又重游玄都观。传说中的桃树已经荡然无存,只有秋葵燕麦在春风中舞动。想起自己前半生过往,有感吟出《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到底是诗豪,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算得了什么,我刘禹锡,又回来了!

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回京的路上,途径扬州,终于见到了唱和已久却未曾谋面的白居易。二人一见如故,白居易为刘禹锡这二十三年的遭遇抱不平,宴席之上,喝到醉时还不忘作诗感慨人生能有多少个二十三年: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感念白居易的深情厚谊,反而作诗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而感伤: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此时54岁的刘禹锡并未被这23年的贬谪生涯所打败,白居易见到这样的刘禹锡,豪气不减当年,发出感叹‌‌“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或许这便是刘禹锡值得世人所称道佩服的地方,乐呵呵地面对人生丢给他的一切,乐呵呵地接受,历尽千帆归来,还敢给生活竖个中指,看他仍是那个俊爽豪迈的少年。刘禹锡总是能在一件事儿上,看到与别人不同的一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如这《秋词》中我最爱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别人为秋日萧寂而哀叹,唯有他在为秋日叫好,高昂励志。

即便身居陋室,依然能够感知生活细节的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心若被困,天下处处是牢笼;心之所安,矮瓦斗室也是天堂。知足者,自在逍遥。于是便有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这天地间,是拘束不住一颗知足心的。看过潇洒乐天派的刘禹锡,永不因挫折而颓废,才让我们更加珍视这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半好半坏一盏茶

晚年的刘禹锡,到了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与共爱诗、酒、茶的朋友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

关于刘禹锡的诗话很多,难以说尽,不如品品他的茶诗如何?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刘禹锡这一首《西山兰若试茶歌》,为二十六句七言长诗。此诗作于他第一次被贬西南郎州时期,从朝中贬到偏远地区,内心的苦闷挣扎自是不少,但在远离尘嚣的山中僧寺,他品到了人生真味,心中郁结愁烦就此化解。

这首诗不仅意境超拔,在中国茶史上也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一是提供了唐朝僧寺普遍种茶,僧人们自摘自饮的信息;二是诗中提及的炒茶法,属于炒青法,可以看到,兰若寺僧人这种制茶法,既是原生态的又是超前的。

刘禹锡对茶的感觉十分敏锐,尤其是在对茶与诗、茶与酒的关系。他说:‌‌“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一瓯清茶,成了文人文思的桥梁,使他们超脱世俗纷扰,成为茶道中人。一杯茶,合了心意,助文人留下华章,也就够了。

人生岂能尽如意,半好半坏一盏茶。

 

 

标签: 刘禹锡 感悟 诗词
最后更新:2022年1月3日

1stboo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诗词 职场 感悟 心理 人生 父母 散文 美食 生活 家庭 教育 健康 情感 管理 养生 文学 励志 微视野 文化 亲情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