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缤纷人生
  4. 正文

再爱孩子,也要让他受3种苦

2019年7月21日 79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天下父母都爱子女,而有远见的父母,懂得逼孩子一把。

长远考虑,有些风雨一定要让孩子承受,有些磨难一定要让孩子身体验。

黄宗羲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溺爱不是爱。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这3种苦。

1. 读书的苦

康熙训曰:人在幼稚,精神专一通利;长成以后,则思虑散逸外驰。盖幼而学者也,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炳烛之光。是故应须早学,勿失机会。

译文:人年幼时,精神专一、没有私心杂念,学习思路畅通;长大成人后,思想就难以集中,容易意散神驰。幼时开始学习,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青壮年时学习,就如同燃起蜡烛的光芒。因此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浪费大好时光。

解读:年少无知时,以为读书学习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后来才明白,读书才是行走世间的坦途。

读书一卷,就有一卷的益处;读书一天,就有一天的益处。读书的好处,非亲自苦读者不能得知。

父母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读书的苦。在孩子想要放弃时推他一把,在孩子贪玩偷懒时教育他不要半途而废。

终有一天孩子会明白,今日为读书吃的苦,来日都会铺成一条宽广的路,指引他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2. 劳动的苦

康熙训曰: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

译文:圣人是把劳动看作是福分,把享受安逸看作是灾祸的起因。世上的人都贪图安逸而厌恶劳动,朕心里则认为,一个人只有坚持劳动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思进取,一从事劳动就觉得不能忍受,自然也就不配享受。

解读:爱孩子,从先从舍得用孩子开始,从日常的家务开始。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舍不得让孩子劳动。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负担重、工作任务多,不想再让家务劳动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生活常识差、自理能力弱。

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现如今享受的安逸生活,是父辈用劳动、汗水,以及手上磨出的老茧换回来的。

如此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美好品德,锻炼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

3. 生活的苦

康熙训曰: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所居殿现铺毡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而未更换者有之。朕生性廉洁,不欲奢于用度也。

译文:节俭的品德,当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如今朕居住的宫殿里铺着的毡毯,用了三四十年都不曾换过新的。这是因为朕崇尚节俭,不敢在吃穿用度上面太过奢侈。

解读:很多家长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把孩子供养成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然而在真正的帝王家,做父母的却不会把孩子培养成温室花朵,而是选择放手,让他们领略人间疾苦。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不懂事,其实正是父母宠着、惯着,不让他们懂事。

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年代,从小就没饿过肚子,因此才更应该学会珍惜、学会惜福。

舍得让孩子品尝生活的苦,才能教会他们珍惜到手的甜。

标签: 亲子 教育 父母
最后更新:2019年7月21日

儒风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文学 教育 美食 感悟 励志 微视野 人生 亲情 散文 管理 文化 家庭 父母 心理 诗词 养生 生活 情感 职场 健康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