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社会透视
  4. 正文

别再吼孩子了

2019年1月3日 79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很多人觉得小时候谁不是被吼大的呢?常被父母吼、被父母骂的孩子的脑子会长得和一般孩子不一样,而且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记忆会受到影响,你还会再吼孩子吗?再者,你以为吼完骂完孩子,再给他们买点东西,多说几句好话,伤害就消失了吗?不要太天真了。

心理学家、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曾在一篇被引用了超过5300次的重磅同名论文中指出,‌‌“坏的力量比好强‌‌”(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他说,人类的大脑生来更关注危险和消极的事物。这一点的进化意义非常突出——我们的大脑要储存那些对生存更重要的信息,而关注危险的事物更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现代人的大脑也保留着祖先的这个生存法则,这就是和表扬相比,我们对尖刻的批评记忆得更准确,反应也更快、更深刻的原因,而这点对孩子和大人都一样。

举个例子,不管曾经在一棵树上吃到过多少个好吃的果子,只要我们的祖先在这棵树上曾经吃到一个让他肚子痛的毒果子,那他就会开始对这棵树心存戒心,甚至敬而远之。毕竟,吃不到好果子可能会饿肚子,但是吃到坏果子可就要命了。

对于人际关系来说也是这样。

知名亲密关系学者、华盛顿大学荣誉教授、戈特曼研究所(the Gottman Institute)的创始人约翰·M·戈特曼(John Gottman)在1994年通过20年的研究指出,想要让婚姻成功,夫妇之间积极和消极互动的比值要大于5:1,也就是说要说5句好话,做5件好事才能弥补1次坏话或坏事造成的伤害。低于5:1这个比值,婚姻就很容易破裂。

再比如网上购物,多少条好评都比不过一条差评带来的恶劣影响,因此商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花钱删除差评。

2011年,密歇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Ethan Kross和同事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那些看了抛弃了他们的前男/女友照片,或是前臂受到高温加热的人的大脑,他们发现2种不同类型的伤害都激活了相同的脑回路。换句话说,被人抛弃的感觉等同于身体受伤。

哈佛医学院附属美国顶尖的精神病专科医院——麦克莱恩医院(McLean Hospital)精神病学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十几年来,他的团队对父母言语攻击的长期伤害进行过大量研究。

不管父母事前事后给过你多少好处,表扬了你多少次,但是他们说过的伤人的话留下的伤疤依然会时常作痛。

2009年,Teicher的团队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分析了曾经遭受过父母言语暴力的年轻成年人的大脑,发现他们的韦尼克区(主要负责理解口语)和前额叶之间的连接减少。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越少,一个人的言语理解能力越差。

与此呼应的是,小时候常常遭受父母言语暴力的人的言语智商(verbal IQ)只有112分,比那些小时候没有经常遭受言语暴力的人(124分)要低。Teicher说,‌‌“我认为这些人没有发挥出他们的语言潜能。‌‌”

2011年,Teicher带领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的团队扫描了21个18-25岁的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父母言语暴力的成年人的大脑,发现父母的言语暴力会增加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增值达到14 %。颞上回区域也和言语智商有关。父母言语暴力越多,这个区域的增加体积越大。

实际上,在健康的青少年的大脑发育过程中,这个区域的体积和血流量会逐渐减少,这是由于青春期大脑会经历突触修饰,相当于一次大型的神经树突修剪。和经常被父母言语暴力的人类似,受过虐待而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女性的颞上回体积也比正常人大。

2010年,他和同事发现,中学期间遭受的同学的言语暴力使得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和放射冠(corona radiata)两个区域的发育异常。

受过虐待的儿童的胼胝体就会发生异常。Teicher认为,胼胝体的后部——压部(splenium)的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发生在中学的时候,这或许就是中学时言语暴力伤害能够改变脑区间连接的原因。

2018年,他的团队再次发现,曾经经常遭受父母或同学言语暴力的高中生的海马体和胼胝体的某些部位的体积减少了。海马体是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

通过这些研究,Teicher指出言语暴力会改变儿童大脑对感觉信号的处理回路,改变这些相关脑区的生理结构。在Teicher看来,常遭受父母言语暴力的人受到的影响和目睹家庭暴力造成的伤害不分伯仲。

美国国家预防儿童虐待和忽视中心(Prevent Child Abuse America)的执行总监Barbara Rawn表示,‌‌“言语暴力对儿童有长期的损害。有许多有暴力倾向的人曾经在小时候被人说一文不值。‌‌”

标签: 亲子 家庭 父母
最后更新:2019年1月3日

蓝莓医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美食 诗词 职场 文学 散文 情感 感悟 亲情 生活 父母 健康 管理 人生 文化 微视野 家庭 心理 教育 励志 养生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