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社会透视
  4. 正文

家长管教小孩时给出的理由

2021年1月22日 96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我觉得,有些家长管教小孩时候,给孩子的理由,经常是错的。

比如我上次坐高铁,一个6岁左右小朋友总是拿脚使劲踢我椅子,持续快上百下。

我回头跟他妈妈说:“能不能请您,让孩子别踢我椅子了?”他妈妈说:“别踢了,阿姨生气了”。

首先,我真的没生气。其次,就算我生气了,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告诉孩子,他做错了。

你应该说:“不要踢别人椅子,这是不礼貌的”。

这个妈妈教训的原因说错了,会让孩子误以为“只要周围人不生气,我干什么都可以。”

就像我数次说的,孩子大脑是statistical inference machine。他只能记住从你教导里推测出来的直接结论。

从你的话里,如果直接推出来结论是“别人不生气就行”,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做任何事情,没人complain就好了。

今天我在火车上还遇见一个妈妈,也是一个问题。三个7-9岁孩子在车厢追跑打闹,声音特别大的尖叫。

一个孩子妈妈指着同行的婴儿跟他们说:“宝宝在睡觉”

她这也算教训,但是同样的,教训的点不对。不是因为有宝宝在睡觉,你不能在车厢里尖叫,而是在车厢飞机这种狭小公共空间,本来就不能尖叫。

一个睡觉的人都没有,都不能这么大喊大叫。

这种“归因错误”的教训的特点是,把所有问题都归咎在别人身上。

因为别人complain或者别人有可能complain,所以我们可以教育孩子收敛一下。

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你本来就不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即便没有任何人指出来。

这种归因错误的教育方式,配合儿童大脑发育期特征,孩子很容易就形成以下行为特征:

1. 不断试探你的底线:因为你每次教训他,都是告诉他是因为谁谁谁生气了,谁谁谁在睡觉,而不是他自己应该咋样,他就很容易想试探你的底线。

他只要踩着别惹你发火的线就可以了。孩子好奇心旺盛,自然就会不断试探你底线。

2. 他再大一点,就会自己也形成这种归因方法。所有和别人的冲突,都会先归因到对方。包括对待父母也是一样:因为你blah blah,所以我才blah blah的,你居然还不满意。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很多亲子矛盾都来自于此。

孩子觉得我一生都在取悦父母,但我父母还是不满意。父母总说,你blah blah不听话,干什么什么不成。

其实根源在于,他很小时候,你就没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客观的依据和准绳。

你教育了他这样的人生观:一切以别人眼光为是非标准,要不就是取悦别人,要不就是试探别人底线。

他在这种教育下,没有机会建立自己的是非观,加上父母的教训总是把矛头引向别人。他自然就学会了,把能赖在别人身上的都赖在别人身上,包括也能把矛头指向教他这样做的父母[允悲]。

总之,我也没小孩,就是白操心。

标签: 亲子 教养 父母
最后更新:2021年1月22日

屠龙的胭脂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养生 父母 亲情 情感 励志 家庭 教育 散文 诗词 文化 感悟 美食 健康 生活 管理 人生 职场 文学 微视野 心理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