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缤纷人生
  4. 正文

生的时候卷,死的时候也要卷

2023年1月25日 71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生的时候卷,死的时候也要卷

我们本地的习俗,正月初二要去给长辈拜坟岁。

我奶奶走的最早,1999 年,外公 2005 年和外婆 2015 年合葬在一起,父亲 2021 年,三处陵园彼此隔的挺远,开车走一圈要半个小时以上,这在县城已经算是较长的车程。

最热闹的是外公外婆那一站,他俩育有 2 女 2 男,我妈是老二。现如今后代开枝散叶,第四代都已经茁壮成长,每次拜坟岁的时候老老小小的加起来有小二十口人。

摆祭品的时候和舅舅聊起墓地,2005 年买的时候 1 万元,现在差不多规格的大概得要 5 万元,按同时期涨幅算已经不输临海本地的商品房。而且这一万元买的并不是永久居住权,只是 20 年的管理费,时间到了(2025 年)园方会找亲属续费。

如果逾期不交钱,那过了公示期就会把骨灰盒从墓地里迁出去,至于迁到哪里就不知道了,但肯定不是什么正经地方。

然后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外公外婆的坟墓租金,我妈妈这一辈人在肯定会续费付钱,到了我这一辈也没问题,甚至到了我儿子那一辈我也会嘱咐他们按时交钱,但再下一辈、下下一辈就很难说了。

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后代逐渐淡忘了素未谋面的长辈们的坟墓,埋在野地里的也就罢了,逐渐回归大自然,从哪来回哪去,挺好的。埋在公墓里的因为拖欠坟租,连带着骨灰盒被赶出来,惨的话可能直接就倒进垃圾桶,想想也是挺各应的。

既如此,那现在花大几万、十几万买一块土坑放自己骨灰盒的意义又是什么?考虑到接下来我们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上世纪第一批婴儿潮的人口正在进入晚年,未来每年自然死亡人口会从每年 1000 万逐渐上涨至 2000 万,峰值甚至会超过 2500 万,如果大家都要买墓地下葬,那显而易见的墓地价格会一路上涨,就好像过去 25 年商品房价格的上涨。

因为能埋人的地会越来越少,就像我开头说的,三块墓地相隔很远,最早去世的奶奶还能葬在市区里,最晚去世的父亲只能葬在远郊了。

我们这一代人来的太集中太拥挤,生的时候卷,死的时候也要卷,这是宿命。

也许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不堪墓地重负的人们会提倡更环保的下葬方式,比如骨灰直接撒进江河湖海,一了百了,简单省事。

话说我们台州温岭这边前几年就有个政策,假如你主动签署死后海葬的协议,那么只要你超过 70 岁,每个月可以领取 100 元补贴,超过 80 岁每个月 200 元,超过 90 岁每个月 300 元,100 岁以上每个月 400 元,无论活多久,钱都会发到死的那一天。

我知道后觉得很有意思,我现在没想好,等未来想通了没准也会去签。

标签: 上坟 墓地 房价
最后更新:2023年1月25日

猫笔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散文 管理 生活 感悟 养生 教育 健康 亲情 人生 情感 文化 微视野 父母 心理 美食 职场 家庭 文学 励志 诗词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