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味网

  • 首页
  • 博客
    • 微视野
    • 健康生活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饮食男女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影视
  • 羊毛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52有味网
用文字的力量点亮人生
  1. 首页
  2. 博客
  3. 缤纷人生
  4. 正文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厨艺大进

2024年7月2日 61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厨艺这个事情,绝对不是速成就能做好的,还需要练习、琢磨、学习等。

一、火候 1、油炸

油温其实就是把油的燃点 280 度分作为 10 成,一成是 28 度,约为 30 度,5 成就是 150 度左右,7 成就是 200 度左右,一般不要让油温超过 8 成,不然就会溅出来了。

通常来说,100 度左右油温属于低油温,150 度为中等油温,200 度以上为高油温。

低油温很容易造成脱水慢,表皮软绵绵的,油还会拼命往原料里钻,很腻。但过高的油温也不行,这样会导致表面成熟甚至糊了,里面还是生的。

所以,对于直接炸制成熟的菜品,通常要先使用 5 成中等油温,150 度左右,油刚刚冒烟的时候放进去炸,以达到使原料成熟的目的,根据原料的大小,等炸到快熟的时候,捞出来,开大火把油温加热到 7 成,再重新放入菜肴炸制,达到表皮酥脆的目的,但炸制的菜肴,表皮酥脆,里面需要软嫩才好,通常就需要裹上淀粉浆起到保护水分的作用。这样炸出来的菜肴就会外酥里嫩了。

2、炒

炒荤菜的时候,如果菜肴要求口感比较滑嫩,比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之类,就需要用高油温大火来炒,因为原料放进油锅里以后,表面能够迅速成熟,形成保护层,保护肉里面的水分,水分充足,口感就会很嫩。有些像猪肝、肚仁之类的口感特别嫩的食材,更是要用到爆炒的方法,才能保护好食材的水分,避免食材口感老了,对油温的要求更高。

而对于一些口感比较干香、耐嚼的菜肴,比如回锅肉、干煸牛肉丝等,则需要用中小火长时间炒制,与刚才相反,现在的目的是慢慢地逼出食材里的水分,这样吃起来会比较硬,但也会比较耐嚼,而且越嚼越香。

大多数的绿叶蔬菜,比如青菜、油麦菜,还是脆嫩的口感比较可口,大火爆炒即可。而吃大白菜、菠菜、番茄之类的蔬菜,比较适合软烂一点,用中小火多炒一会,口感就会比较耙软适口。而土豆丝、莲藕、胡萝卜这类非绿叶蔬菜,通常可以表达出两种不同的口感,既适合炒出爽脆的感觉,也适合炖煮出耙软的口感,这类蔬菜,如果要炒,推荐切成细丝或薄片,用大火爆炒。

3、烧

做烧菜,尤其是荤菜需要把食材先炒一炒,而且要炒的久一点,用中火把肉中的水分炒干,之所以要加上这道工序,是因为肉中的水分较少,调料的味道更容易进入到肉中。

水分炒干后,就可以加入水,最好是热水,防止热的食材遇到冷水表皮冷却收缩,不容易入味,然后开大火把水烧开,再转成中小火进行烧制。

相应的,越是容易熟的,像豆腐、菌类等,越可以使用大一点的火,时间也比较短。而对于烧排骨、红烧肉、鸡肉之类较难成熟的食材,则需要使用较小的火,通过长时间的烧制使食物更入味、里外成熟的程度更一致。

4、炖

小火慢炖,让食材内的呈味物质更容易进入汤里面,也使得质地较老的食材更软烂、更容易食用。

另外,炖汤,更适宜用砂锅,因为砂锅比铁锅传热慢,与小火慢炖起到相同的目的。

5、蒸

做蒸鱼之类比较易熟且质地较嫩的食材,要保持食材鲜嫩的口感,就要用旺火来蒸。

粉蒸肉、扣肉之类的菜肴,讲究肉质软烂,使用中火,蒸制 1 个小时以上,肥肉更是要蒸上 2 个小时才好,入口即化,味道特别足。

二、刀工

绝对是练出来的。厨师的刀法可以总结为 6 大类:切、片、剁、砍、拍、剞。

三、调味

调味的基本原则:咸 + 甜 + 酸

味觉的基本组成,无非是酸甜苦辣咸鲜基础六味。任何调味料,都可以分解为这几个元素。

咸味是基础。甜味能融合百味,使整体更和谐。酸味可以提亮味觉,起到 “画龙点睛” 的作用。

1、现在给大家一个万能凉拌汁配方

凉拌汁 1:芥末酱 5g 蜂蜜 20g 生抽 30g 蒜末 10g 醋 20g 香油 10g 白芝麻 3g 小葱 10g 洋葱 5g

万能凉拌汁 2:辣椒面 10g 蒜末 15g 葱花 10g 小米辣 10g 白芝麻 5g 生抽 15g 陈醋 12g 代糖 3g 鸡精 1g 香油 3 滴

百香果料汁:百香果 1 个 香菜 8g 小米辣 2 个 洋葱碎 8g 生抽 5g 蜂蜜 5g 香油 3 滴 柠檬汁 3g

秘制麻酱汁:芝麻酱 12g 生抽 5g 香菜 8g 小米辣 2 个 洋葱碎 8g 蚝油 6g 辣椒粉 3g 孜然粉 3g 芝麻 3g 醋 10g

朝族辣酱汁:蒜末 8g 辣椒粉 8g 韩式辣酱 8g 柠檬汁 3g 生抽 10g 蚝油 6g 芝麻 3g

清新酸甜汁:柠檬汁 15g 芝麻油 15g 白砂糖 15g 白胡椒 1g 盐 3g

椒麻凉拌汁:蒜末 10g 藤椒油 5g 小米椒 1 个 糖 5g 芝麻 5g 酱油 5g 醋 10g 葱花 4g 香菜 4g

不辣凉拌汁:蒜末 10g 糖 3g 醋 15g 蚝油 5g 香油 5g 生抽 10g

傣味酸辣汁:美极鲜 10g 辣鲜露 5g 柠檬汁 25g 糊辣椒 3g 蒜末 20g 小米辣 8g 盐 3g 香菜 15g 洋葱 15g 柠檬 2 片

正宗四川凉拌汁:中粗辣椒面 50g 芝麻 4g 五香粉 8g 热葱油 200g 蒜泥 25g 姜末 15g 花椒粉 5g 花椒粉 5g 白糖 20g 味精 7g 陈醋 25g 酱油 60g 小米辣 40g

2、万能酱汁

红烧酱汁

2 勺老抽➕4 勺生抽➕2 勺料酒➕1 勺白糖➕1 勺红糖➕0.5 勺盐

tips:老抽上色,生抽调味,红糖增加营养,若有黄酒可替换料酒

可做的料理

红烧肉、红烧排骨、红烧土豆、红烧茄子

照烧酱汁

1 勺老抽➕2 勺生抽➕1 勺蚝油➕1 勺蜂蜜➕3 勺清水➕0.5 勺盐

tips:蜂蜜自带甜味,收汁会变得粘稠,新手请用小火收汁更稳妥不糊锅

可做的料理

照烧鸡翅、照烧肥牛、照烧豆腐

糖醋酱汁

2 勺生抽➕3 勺香醋➕1 勺料酒➕4/1 雪碧➕1 勺淀粉➕0.5 勺盐

tips:加了淀粉酱汁,请在食材煮熟后加入,快速收汁出锅

可做的料理

糖醋排骨、糖醋荷包蛋、糖醋茄子

黑椒酱汁

2 勺生抽➕1 勺蚝油➕1 勺料酒➕1 勺淀粉➕黑胡椒适量

可做的料理

黑椒牛肉粒、黑椒猪排、黑椒口蘑

番茄酱汁

2 勺新疆番茄酱➕1 勺生抽➕1 勺蜂蜜➕半杯清水

可做的料理

茄汁虾仁、茄汁鸡丁、番茄肥牛饭

鱼香酱汁

1 勺郫县豆瓣酱➕1 勺生抽➕1 勺糖➕1 勺醋➕半杯淀粉水(淀粉 1-2 勺➕2-4 勺水)

可做的料理

鱼香茄子、鱼香肉丝、鱼香豆腐

四、技巧 1、煎

以煎鱼为例,如何做到不破皮、不粘锅?

鱼肉下锅前,要把表面的水分彻底吸干,再拍上适量玉米淀粉,能有助于让鱼肉表皮更紧实;

倒油前先用生姜片在锅底抹一遍,让姜汁在锅面形成 “隔绝层”;

宽油烧热,再买鱼肉放入油锅开始油煎,全程中小火,少翻动,煎至贴底面完全结痂,才可翻面。

2、炒

炒肉:建议热锅冷油状态下锅开炒,油分稍微多不易炒老,如果肉炒好后需要添加清水焖煮的,那么只要把肉块表面炒出微黄焦香质感方可加水,如此先炒后焖,肉香味会更浓。

炒素菜:要大火快炒,根据蔬菜的不同,如水分多的绿叶蔬菜无需再加水焖,容易焖的发黄软烂,而水分较少的,则适当加点水焖,能让菜口感相对水嫩,更好吃。

3、炖汤

炖鱼汤:先把鱼油煎一遍,把鱼两面都煎得微黄焦色,再加热水大火熬炖,能够在短时间内熬出汤鲜奶白的色泽。

炖肉汤:想肉汤汤鲜无膻味,肉类建议先焯水,把血腥味剔除,沸水下锅炖煮,小火慢煨至到点,采用砂锅或搪瓷炖汤更佳。

切记,不管炖鱼汤还是炖肉汤,开始炖汤时所添加的水都要热水或沸水,如用冷水不仅会使肉感发柴,还容易激发腥味。

简单的炖汤,配料用白胡椒、生姜、盐就够了,像八角、桂皮、香叶等重味辛香料都不建议添加,会使整锅汤成了卤汤,不再好喝。

4、蒸

蒸海鲜或蒸鱼:沸水上锅,旺火伺候,让海鲜水产类食材在短时间内蒸熟,更显原汁原味,营养流失少,还不易发腥

蒸肉:不管蒸排骨、蒸鸡肉、粉蒸肉菜等,前期肉的腌制越久越好,酱汁更入味,做出的蒸菜更美味。

5、肉片口感滑嫩的关键

切片要遵从 “横切牛羊竖切猪” 的切片方式,腌制步骤先下调味料上底味,再放蛋清或生粉上浆,最后淋油防粘。

6、勾芡

勾芡能分勾薄芡和勾厚芡,勾薄芡一般用 “玉米淀粉 + 水(或酱油)” 调匀,而勾厚芡还可用 “红薯淀粉 + 水” 调匀,勾芡目的是使菜式的酱汁或汤羹更浓稠,口感更柔顺,使菜式卖相更油润。

勾薄芡适合炒菜类,如:红烧鱼,红烧茄子,爆炒花甲等。

勾厚芡适合口感柔顺的汤羹,如:番茄蛋花汤,紫菜蛋花汤等。

7、肉类如何腌制去腥?

不管什么肉,烹饪前打算要腌制去腥的,去腥调配料一般用米酒,料酒,白酒,醋,泡椒,剁椒,葱姜蒜,花椒水等具有除腥增香效果的调料腌制或搭配使用。

肉类正确去腥步骤:先浸泡清水,让血水泡出;

用 “盐 + 白酒 + 温水” 辅助抓洗,把血水抓洗出来。

肉类切片后腌制时,用料酒或白酒搭配其它调料辅助使用,能有助辟除腥味。

肉类如需下锅焯水,在冷水下锅,料酒 + 葱姜搭配辅助,必要时还可加一把花椒。

8、油

爆炒、油炸荤菜:建议用植物油,能让肉味更香浓。

炒素菜:建议用荤油(猪油),让炒出的蔬菜更香更油更好吃。

调配沙拉或凉拌:建议橄榄油,不仅有营养,味道更佳。

芝麻油花椒油更适合菜品出锅后的简单添加,增香调味。

油煎牛排:建议用黄油,煎出的牛排口感更娇嫩。

9、盐

食用盐有 “粗盐” 和 “精盐(细盐)” 之分,除了用于调味,还能用于部分菜式杀菌使用。

腊肉,腌熏肉,盐渍腌制类菜:盐一般用粗盐,日常烹饪菜肴多用精盐,更易化开与食材融合。

炒素菜类:要等菜完全熟透了再加盐;

炒肉类:腌制时要先下盐码味,能让肉片更咸香;

炖汤:盐要临近出锅前添加;

煎鱼:腌制时添加,能让鱼肉马上底味,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止破皮效果。

10、酱

酱分 “面酱类” 和 “酱油类”,酱油主要是生抽、老抽、蒸鱼豉油、蚝油,生抽用于提鲜、老抽含有焦糖,用于上色,蒸鱼豉油虽然品质上佳,但用在海鲜或蒸鱼菜式更合适,蚝油多用于调蘸或简单的提鲜。

面酱:主要是黄豆酱和豆瓣酱,黄豆酱味甜,常用于卤菜、炖菜增添鲜甜味;豆瓣酱味鲜辣,能够增辣增色,常用在卖相颜色较红亮的菜式当中,比如红烧茄子,红烧鱼等。

炒素菜:老抽不建议添加,只用盐或生抽调鲜即可,素菜出锅后,也可适当的添加少许蚝油,能够起到提鲜效果,同时能让蔬菜卖相更油亮,更有光泽。

11、醋

醋一般分陈醋,白醋,米醋,香醋等四大醋类,烹饪菜肴时,添加醋品不仅能增添酸鲜味,更能提高我们的食欲,同时还具有去腥效果,炒肉时加点醋,在爆炒过程中,酸味挥发后能够起到去腥效果,炖肉时加点醋,也能使肉块炖的更快达到软烂效果。

12、配料搭配

主要是日常三大配料 “葱姜蒜” 的搭配要诀:蔬菜类要配蒜蓉增鲜,荤菜类要配生姜辟腥,葱花则是最后添加,增加菜式色彩,提高香味。

标签: 厨房 烹饪 美食
最后更新:2024年7月2日

阿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分类
  • 健康生活
  • 微视野
  • 歌曲背后的故事
  • 社会透视
  • 缤纷人生
  • 资源
  • 趣站
  • 软件
  • 音乐
  • 饮食男女
标签聚合
家庭 诗词 文学 励志 人生 散文 感悟 管理 健康 职场 亲情 养生 情感 美食 生活 微视野 教育 文化 父母 心理

COPYRIGHT © 2022 有味网. 让文字的光芒点亮人生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